7月18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欧央行(ECB)宣布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市场普遍认为9月货币政策会议是重新评估欧央行货币政策限制水平的窗口。此前的6月欧央行宣布将三大关键利率各下调25个基点。
当前,欧洲通胀放缓叠加德、法等主要国家经济回落,欧央行寄希望于欧元贬值提振出口,但由于美国近期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及过去一年数据下修,欧元对美元汇率持续上涨,降息并未带来欧元贬值,欧央行所面临的环境复杂可见一斑。
欧央行货币政策历程
回顾20多年以来的欧洲金融市场,标志性的事件包括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欧央行货币政策可以用这两个时间点划分为三个大的时期。
一是常规货币政策时期,在次贷危机前,欧央行主要依靠市场公开操作,将主要再融资利率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利率,形成政策利率中枢,由边际贷款便利利率和存款便利利率构成利率走廊。
二是次贷危机后,欧央行引入货币互换和资产购买。2007年8月次贷危机发生,欧元区流动性收紧,欧央行于2007年12月与美、英、加、瑞士等国央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以获得外币流动性。为应对危机,欧央行首先是在半年多的时间内7次下调主要再融资利率,从4.25%调至1%。其次对常规再融资工具进行扩展,包括引入长期再融资操作,扩展抵押品范围,实行主要再融资操作全额配给,最后引入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通过直接进入债券市场,解决再融资操作和长期再融资操作的自动冲销问题,推出了第一个金额为600亿欧元的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CBPP1)。
三是欧债危机后,欧央行引入负利率,同时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面对欧盟中经济较弱的国家财政恶化引发的欧债危机,欧央行除了推出第二轮担保债券购买(CBPP2)和降低主要再融资利率外,还增设了多项非常规工具以纾困实体经济,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如推出证券市场计划(SMP),宣布推出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承诺无限量从二级市场购入成员国1~3年期的政府债券,推出3年期的超长期再融资操作等。
上述政策推出后通胀和经济增长仍然不振,为应对问题,欧央行逐步走向货币政策深水区,与美联储相似的是,欧央行也引入了量化宽松和预期管理(欧央行称之为前瞻指引),量化宽松承诺以每月定额的方式购买债券资产,前瞻指引则通过承诺在未来1年以上的时间内将政策利率保持在目前或更低的水平,消除市场对未来利率路径的不确定性以提振市场信心,与美联储不同的则是欧央行引入了负利率。
新冠疫情暴发后,欧央行开展了更大规模的宽松,首先是放宽现有再融资操作条件。其次引入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突破常规资产购买计划中最多只能持有单个欧元区国家1/3国债的限制性规定。最后是开展大流行病紧急长期再融资操作(PELTROs),该操作较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低25BP,且相比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规模不限量,抵押品要求更宽松。
由于新冠疫情属供给冲击,在这类冲击中,利率—收入曲线向左移动后,货币曲线总是在更平坦的位置上,货币供应增加对提升总产出的效果事倍功半,而在大量流动性注入后,2021年下半年欧元区通胀快速上行。2022年7月,欧央行将主要再融资利率从0上调到0.5%,这也是其11年来首次加息,至2023年9月,欧央行先后10次加息,再融资利率达4.5%,并保持至今年6月。
欧央行货币政策评析
1.对单一目标制的批评。
欧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单一目标制的,即保持价格稳定。这主要来自美国在20世纪初和20世纪70年代的经验,即偏离价格稳定将造成经济损失,所以通胀目标更为优先。但实际上,欧央行的单一目标制并不纯粹,其中还包含了支持经济增长的内容。从操作上看,欧洲央行的“双支柱”存在一个合成性问题,即货币供应增速和经济因素在衡量时的权重,与美联储将产出缺口纳入货币政策规则相比,这种加权政策更为模糊;从实际效果看,过去30多年以来,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是低于美国的,这也引起了对单一目标制的批评。但这也许并不能仅归咎于货币政策,在欧央行成立前,欧洲平均增长率亦低于美国,人口结构的更早恶化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落后是重要的原因。
2.对欧央行的其他批评。
疫情结束后,欧央行的货币政策受到一些批评,被认为是“过度反应”,助长了2021年后的通胀,同时,欧央行的货币供应也因在商业银行体系空转受到批评,如针对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的套利交易,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的借款利率低于存款利率50BP,银行将超额流动性存入欧央行或其他央行的存款工具中,从中赚取无风险利差,欧央行没有选择抹平这个利差,主要基于以下认识:由于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的机制是商业银行以投向非金融企业和家庭部门的贷款(但不包括房贷)作为抵押品,向欧央行换取长期的低息资金,那么只要有实际贷款投放的增加作为锚,商业银行的套利行为可以容许。
3.中期通胀目标的演变逻辑。
欧央行当前的中期通胀目标是“HICP年增长率目标水平为2%”,这个目标经历了多次调整,1998年欧央行首先提出了中期通胀目标“设定为低于2%”,2003年转为“低于且接近2%”,2021年转向当前目标。这个过程中反映了欧央行面临的通胀环境的不同,在1998年,防范通胀是主要的政策导向;到2003年的目标仍是非对称的,即略微超过2%相比略微低于2%,前者将被央行视为不可接受,并施以纠正,这主要是价格和工资存在黏性,设定在2%下方能留有一定的空间;而到2021年,考虑到非对称的机制可能导致公众对长期通胀的预期下降,同时由于通缩压力,需要提升通胀预期,且模拟分析也显示对称机制有助于2%目标的实现,欧央行修改了中期目标,形成了一个对称的目标机制。
4.欧元区的特殊环境给货币政策带来的压力。
一是外向型经济问题,欧盟经济高度外向,其货币政策具有跟随美联储的特征,欧央行的货币政策历程与同为外向经济体的日本相似,都经历了长期的负利率叠加量化宽松,从政策实施时间看则主要跟随美联储。二是债务结构上的问题,主权债务碎片化是欧洲央行始终面临的一种政策阻碍,由于资产购买,欧央行已与各国财政产生了紧密联系,并导致了各国的财政软约束,按照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欧元区国家平均政府债务与GDP的比率应在60%以下,但2023年估计值为88.7%,虽自2021年一季度最高的100.5%回落,但占比仍显著偏高,并预计在2026年降至88.1%,这主要是基于GDP增速和利率的增速差距缩小(但仍然为负)这一现实。而在债务削减和债务规则调整上,各成员国意见并不一致。
5.缩表过程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常化的讨论——多重基准利率和单一基准利率。
对于美联储,亦存在一个利率走廊,即由存款准备金利率(IORB,联储对商业银行在联储中存放的准备金支付的隔夜利率)、隔夜逆回购机制(ONRRP,美联储通过逆回购操作以吸收过多非银机构短期流动性)两个政策利率构成利率“走廊”,提供流动性的利率是依据需求而定的,并由利率走廊限制。欧央行则同时存在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和边际贷款便利利率两个流动性提供利率。
当前,针对缩表过程,欧央行内部已有声音认为应只保留边际贷款便利,因为通胀的上升,已经不需要严格地压制市场利率和控制货币供应,而可以选择让流动性的价格以需求为主导而不会有流动性紧缩的风险(商业银行总能获得流动性),同时通过资金价格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达到缩表效果,为未来的干预留下空间。欧央行和彭博估算的最终准备金规模在1.4万~2万亿欧元之间,与此相对的是欧央行2024年7月的债券和长期贷款规模约为5万亿欧元,欧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不仅有赖于经济数据的好转,也需传导机制的优化。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
举报 文章作者杨晗
相关阅读 华尔街到陆家嘴精选丨美联储降息是否晚了?欧央行接着怎么降?博通非AI业务拖累AI收入;特斯拉将在中国和欧洲推出FSD?市场质疑美联储降息时机是否已经落后,关注今晚重磅非农就业报告;两官员接连释放鸽派信号,欧央行9月降息几成定局?
09-06 09:50 美联储利率走廊是怎样的美联储的利率走廊框架是通过两大政策利率——超额准备金利率和隔夜逆回购利率,将市场利率有效联邦基金利率锚定在由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定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内,这一框架是在2008年后逐步形成的。
09-02 10:40 杰克逊霍尔效应:美联储或开启全球宽松“封印”,日本央行如何逆行新一轮降息潮或开启。
08-27 08:05 欧央行利率走廊是什么样的?本文由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撰写,主要探讨了欧洲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框架,包括三大政策利率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和隔夜市场利率。文章还讨论了欧央行在面对通胀和流动性变化时可能采取的货币政策调整,同时提醒注意可能导致欧元区货币政策变动的风险因素。
08-08 03:33 “黑色星期一”留两大悬念:美股何时见底,美国经济衰退会出现吗美联储尚未释放任何信号香港股票杠杆。
08-06 07:1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在线股票配资平台_炒股配资公司_免息配资公司观点